“筚路蓝缕劈荆斩棘,贺人民民主政权巩固;鼓乐喧天辑志协力,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七年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拥护之情。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开始坚定支持人民政府的主要原因是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
B.稳定物价,掌握了金融市场的领导权 |
C.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
D.合理调整工商业,确立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
下面两幅图片是一战前后欧洲版图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并根据所学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①一战使奥匈帝国完全解体,丧失领土最多
②在解体的奥匈帝国领土上诞生了三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
③德国虽然丧失了部分领土,但人口并未减少
④苏俄作为战胜国,其领土面积有所扩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莫斯科大学扬吉耶夫教授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根据这段材料,你可以判断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表。
年份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增长率 |
-0.3 |
1.9 |
-2.5 |
3.6 |
6.8 |
3.4 |
2.8 |
3.4 |
4.6 |
3.0 |
读表分析,下面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①总体呈增长趋势
②经济处于“滞胀”阶段
③增长得益于凯恩斯主义理论
④增长是因为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英国曾在19世纪上半叶废除或颁布一系列法令(如下表)
时间 |
废除或颁布的法令 |
相关内容 |
1834 |
颁布《济贫法修正案》 |
取消对无业贫民的一切金钱和实物的救助,避免“鼓励懒惰”,保障生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 |
1844 |
颁布《工厂法》 |
工厂法是调整生产组织内部或生产组织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经济关系的法规。 |
1848 |
颁布《公共卫生法》 |
|
1849 |
废除《航海条例》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
B.不利于保护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C.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工人社会福利的提升
“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
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
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 |
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
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