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筚路蓝缕劈荆斩棘,贺人民民主政权巩固;鼓乐喧天辑志协力,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七年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拥护之情。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开始坚定支持人民政府的主要原因是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B.稳定物价,掌握了金融市场的领导权
C.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合理调整工商业,确立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A.美苏的直接对抗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冷战格局的扩展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学法律专业的课程对各国家的根本大法大多以“国家法”作为教学的名称,而1954年后则都一律改为“宪法”。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法律教育模式的影响
B.中国法律教育理念的成熟
C.新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影响
D.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
C.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