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 B.火山喷发 | C.滑坡 | D.泥石流 |
如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问题。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幅度高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了 |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水资源总量下降 |
读“相对湿度同温度的关系图”回答问题。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加大 | B.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
C.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 D.气温在正午12时达最大值 |
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城市
A.东京 | B.乌兰巴托 | C.罗马 | D.阿伯丁 |
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A.全天无任何降水过程 | B.下午3时有降水过程 |
C.上午10时许有降水过程 | D.凌晨4时有可能产生霜冻 |
如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问题。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受西风控制 |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
C.受信风控制 |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
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 B.地势 | C.洋流 | D.人类活动 |
如图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7点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2小时 |
B.F1、F2与ON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
C.当树影朝向N时,当地地方时是12点 |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正东 |
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 B.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
C.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 | D.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 |
图为“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
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
C.南半球各地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
D.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主体为昏线 |
下列关于图示季节各种相关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内陆的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
B.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处于多雨季节 |
D.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