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7月16日,已造成197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稳定。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
委员会接受了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挣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个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1)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2011年5月1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开始实施,期间明确规定"全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细则"实施之后,小龙同学发现,仍有居民在社区活动中心等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2)为减少此类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三点可行性建议。

blob.png

材料一

blob.png

以各产业增加占GPD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单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0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0分)

(10分)2010年8月22日,我国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通过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结合材料,谈谈振兴文化产业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