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种不同的物质。②过程所需原料是_________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_________个。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______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适宜时,水深2 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________g。
(2)水深3 m时,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植物从2 m处移到3 m处时,C3的含量将__________。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若将水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产生了C18O2,请用文字说明该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另一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
消耗完,这时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C、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如果用B、C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
(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
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


(1)图中 X 处所用的化学药品是_____。10min后软管夹关闭,液滴将向_____方向移动。
(2)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__________mm3/min。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 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
速率,你认为他们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应该增设对照实验,请利用此装置设置一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移动。如下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