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科学家分析,金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金鱼有多对相对性状如眼型有正常眼、龙眼等,尾鳍有单尾鳍、双尾鳍等,体色有灰色、紫色等。
(1)某科学家分析,一条纯种雌性金鱼一条染色体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龙眼,用该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F1雌雄金鱼中均有正常眼,也有龙眼。则在龙眼和正常眼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1)中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体上。                                     
(3)假设已经证实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养殖场出于生产的需要,需要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一批在金鱼鱼苗期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鱼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提供的成鱼有龙眼的雌雄鱼,正常眼的雌雄鱼,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眼型的基因用F、f表示。)
(4)科学家对金鱼的5对相对性状进行了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该种金鱼的细胞每个染色体组中至少含有5条染色体
B.这些相对性状可用于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卵细胞中可能含有所有感兴趣的性状的基因

(5)根据有关数据,有人认为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紫色是由四对隐性基因(aabbccdd)控制的性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个体表现为灰色。观察发现灰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数目增多而加深,则灰色最深的鱼基因型应该是    ,用灰色最深的灰色鱼与紫色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F1,让F1鱼雌雄杂交,得到F2个体若F2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则F2中灰色个体和紫色个体的比例理论上应该为                   
(6)科学家分析某养殖场养殖的金鱼双尾鳍基因H的基率频率为0.3,单尾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7,出于观赏的需要,该养殖场开始逐步淘汰单尾鳍金鱼,2年后,H基因频率变为0.7,h基因频率变为0.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说明金鱼发生了进化?          请说明理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Ⅰ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
Ⅱ在研究蜜蜂的行为遗传时发现,有一个品系对某种细菌敏感,感染后全巢覆灭,而另一个品系不发生此种现象,因为它能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因此后者被称为卫生型,前者称为不卫生型。让这两个品系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不卫生型的。如果子一代和亲代的卫生型再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①卫生型――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死幼虫;②不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不能移走死幼虫;③半卫生型――能打开蜂巢小室,但不能移走死幼虫;④半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但如果有人帮助打开蜂巢小室,则能移走死幼虫。每种类型约占1/4。请回答:
(1)根据资料判断,卫生型或不卫生型是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2)请根据遗传学的惯例,在Uu、Rr、Gg……中选择适当的符号来表示上述行为遗传中的基因,并写出每个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3)子一代的基因型是:;亲代卫生型的基因型是:

(12分,每空2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 ZZ或aa Z W)
A存在,B不存在
(AZbZb或AZbW)
A和B同时存在
(AZBZ或AZBW)
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1)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__。
(2)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

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一定范围内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2)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用CO2吸收量表示)
(3)根据表中数据,在答卷纸上的坐标图中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的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0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0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4)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10分)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中的_________所示的时期。____________图代表的分裂时期能显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显著区别。
(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______ ______图,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图。
(3)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某个时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