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细胞工程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近年来,细胞工程领域成果迭出,方兴未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种苗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选材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够培育出靠杂交育种无法得到的作物新品种。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需先用______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时常用的化学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
(3)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培养各种抗病疫苗。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之前,需先用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组织切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能为人类提供诊治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可获得数量足够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的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通常与抗癌药物结合在一起构成__________________,用于癌症的治疗。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货物”如: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
(3)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研究“货物”转运过程。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1970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了人、鼠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分子,实验后证明了膜的该特点。
(5)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下图为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图中编号)

(1)若该细胞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浸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液泡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该过程用______(低、高)倍镜即可观察到。
(2)与图中[1]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3)与肝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4)此细胞如果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 和[ ]
(5)该图[3]的作用是_________。图中[5]和[12]共同含有的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6)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其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__,该特点与膜上的__________成分有关。
(7)连接沟通细胞膜和核膜,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结构的是[ ]_________。
(8)图中[9]能够光合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因此被称为细胞的_______和________。被称为“交通枢纽”的细胞器是[ ] ,它能产生囊泡,图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还有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其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检测B的存在可使用__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种,其分子中___________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_,d和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X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该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2)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是 只/hm2。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有血管和神经。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另一类是胰岛组织,分散在腺泡细胞当中。请根据下面实验回答问题。

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假设一:胰液的分泌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即进食后产生的胃酸(盐酸)刺激小肠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少量分泌胰液
B.把适量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狗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C.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狗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假设二: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A.剪取甲狗的小肠(短时间内有生物活性),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把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乙狗的胰腺。
大量分泌胰液
B.对照实验

(1)假设一实验中,电刺激胰腺神经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造成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离子迅速内流。
(2)假设一的实验结果:胰液的分泌_______(是,不是,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________(物质)有关。
(3)假设二的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将与__________等量的稀盐酸注入乙狗的胰腺, 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过程是由__________调节完成的。
(5)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6)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原因是胰岛素被_____________分解了。
(7)健康人在饥饿时,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作用于肝细胞,促使肝细胞中________,从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仍保持相对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