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
图是外国人所绘反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漫画《台儿庄血腥的白刃战》。下面的相关表述符
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此战发生在日军沿津浦线夹击上海之时 |
| B.此战标志着中国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
| C.此战牵制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 |
| D.此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胜利 |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上,洋呼洋呼?盖洋洋呼!”。这一材料最能表明当时
| 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 | B.崇洋媚外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理 |
| C.国人衣食住行全盘西化 | 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
|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 1620 |
300 |
1700 |
| 1850 |
720 |
2880 |
A.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B.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图是安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楚大鼎,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重约400公斤,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下列对该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鼎沿口处文字应是甲骨文 |
| B.该鼎铸造时主要作为生活器具 |
| C.该鼎反映了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
| D.该鼎可能是周朝民间手工业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