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
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
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
|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 |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
近代中国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类企业应是
| A.轮船招商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发昌机器厂 | D.耶松船厂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综合下图信息和相关知识,下列有关两个时代“三巨头”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都讨论了处置德国的办法②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③都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结束④都作出了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决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40年秋,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了法西斯德国侵占英国本土的阴谋。与此同时
的东方战场上,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某班学习小组设计出“中国古代××技术对外传播示意图”如下。这一技术是
| A.印刷术 | B.造纸术 | C.指南针 | D.火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