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
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
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