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因此对于巴拿马世博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所获奖牌计1211枚,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届博览会也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届博览会。中国获奖产品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如茅台酒、张裕葡萄酒等产品获得金奖。近代工业产品,则少有奖项。
(1)在这届世界博览会上,中国的获奖情况如何?依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世博会的中国馆(图11)轮廓像斗拱,类似中国

传统木建筑,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是从绘画、
戏剧、文字、颜色等中捕捉最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二
是从“出土文物”,如斗冠、宝鼎、器皿等中汲取灵
感,并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挖掘与提炼,大
胆革新,以简约化的装饰线条,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
代表达。中国馆注重了环保、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
等方面的应用,这些都是它最能展现时代精神的地方。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馆的设计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想法。他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谈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材料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代表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主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雄!
(1)据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
(2)若你所在的班级举行“国家公祭与我”主题班会,请你以“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中国科技经费增长情况2000年—2014年中美两国制造业产值比较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D市是我国的重装基地。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打造重型装备的“国家名片”,该市政府和骨干企业采取了下表中的相关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上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薄、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的是QQ、微薄、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节点,依法治国将从政治方略走向全面、具体的法治实践。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1997年
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7年
十七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请分析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以“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