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眸2009,“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A.推动中国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
B.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C.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行为的有
①针对区政府治理当地河流的方案建言献策
②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③用电子邮件发表对市政府关于城区规划的意见
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产品质量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④

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具体、绝对的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房屋征收与补偿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以此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③确定听证会主题
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作为中学生,如果你准备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

A.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C.通过电话、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D.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出现了听证会、旁听制度、公示制度、民主弹劾制度等诸多新的民主形式,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回答问题。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听取群众意见,其目的是为了

A.以法律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B.了解社情民意
C.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D.决策利民

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
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发改委、人民网于2010年11月2日-12月31日联合开展“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全国人民可通过网站留言、论坛、微博、手机人民网等方式为国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出谋划策。如今网络已成为民意的直通车,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这表明

A.网络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网络使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拓宽了
C.言论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D.民主执政是我国政府的工作原则

2010年8月11日哈尔滨召开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要求本次换届选举将推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由选民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据此回答问题
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③选举的绝对公平
④为选民实行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011年初亳州、阜阳、宣城、池州等4个省辖市的人大、政府将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

A.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