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回答27~28题。
“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低到0.1%。双方关税壁垒逐渐消除。下列关于关税认识正确的是
①关税是国家税务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口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②关税是一个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实行零关税必将促进双方实现贸易平衡
④关税调整有利于调节一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专家指出,“自贸区”的建成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加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B.部分的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 |
C.搞好局部,必然促进整体的发展 |
D.优化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过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观点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包含《文化生活》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B.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