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设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自然状态下的豌豆是纯合体)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无论是B的花粉传给A,还是A的花粉传给B,子一代(F1)豌豆植株总是高茎,则这对相对性状中,高茎是        性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       ,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2)图中豆荚是果实,若是高茎植株上结的:其果皮的基因型为:      ,种子子叶的基因型为:       
(3)将图中的种子播种下去(F1),长出的植株正常的自然开花结果,其种子(F2)播下去长出的植株的表现型有            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表现为高茎性状的几率为:           
(4)为确定上图中种子的基因型,可用      交来测定,即将图中种子播种下去,长出的植株与基因型为     的植株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全为高茎,则种子的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则种子的基因型为       
(5)上图中种子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有胚乳的发育过程(后来消失了),其胚乳的基因型为         。(注:极核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结构3是__________库,是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2)结构1完成其生理活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中;该生理过程总的化学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
(3)结构2完成的生理活动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构4内的液体叫________,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与维持________密切相关。
(5)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的缘故。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

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丙为液泡体积随时间变化坐标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 ]____________。它与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图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组装图甲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Ⅱ.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Ⅲ.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Ⅳ.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紊,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个氨基,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种,其中有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
(4)该化合物称为肽化合物,含有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B..(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6)该化合物具有8个氮原子,其中个位于肽键上,个位于R基上.
(7)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