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l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l906一l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A.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 B.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 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下图所示主要反映了
A.秦朝的三公制 | B.隋朝的三省制 | C.元朝的行省制 | D.明朝的内阁制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A.推行宗法制 | B.推行分封制 | C.推行郡县制 | D.推行行省制 |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称明清之际的小说家李渔为享乐主义大师,说他的小说“写出了心中之言”,如此评价反映李渔作品代表了
A.商品经济推动下通俗文学得到蓬勃发展 | B.鼓励市民享乐 |
C.文学日益平民化 | D.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