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9月15日-18日,党的17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
材料二 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分 )
(2)结合材料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分析“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4分 )
(3)分析材料二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经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 )
(4)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体现的的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了“海恩法则”: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要关注事故发生的先兆和隐患 |
B.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 |
C.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发生事故是绝对不可能的 |
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 |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 B.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
C.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D.整个世界就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
《淮南子·说山训》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句话表明()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
B.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
C.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以邻为壑”,大大降低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作的效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②要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使部分以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④在活动中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