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有铁才能合成该酶)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不考虑缺铁对植物生长其它方面的影响)
一、材料用具:
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的完全培养液(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3)选取 ,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 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c、b、d;
(6)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⑥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 ;⑥ 。
(2)上图中 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18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1)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
(4)该种植株的粉红色花瓣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粉红花植株,科学家通常会用技术将粉红花植株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将胚状体用人工薄膜包装成。
(5)研究人员发现该矮茎植株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Y非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将多对矮茎雌性植株与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①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原创)下图一表示二倍体动物苏格兰羊体内的一个体细胞A经过两次细胞分裂的简单过程图,BCDEF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二为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据图请回答:
(1)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分裂,细胞B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D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
(3)与细胞D核DNA含量相同的是细胞(填标号),处于图二cd时期的是细胞(填标号)。
(4)如对该动物卵巢的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细胞F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图像,原因是:。
(5)若将A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双链DNA用32P作标记,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分裂,则E细胞中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条。
(6)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大概如下:
①先将图一中细胞(填标号)的细胞核去除,再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形成一个融合细胞。
②将融合细胞置于5%CO2和95%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5%CO2的作用是。
③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的子宫。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原因是。
④受体母羊分娩,得到多利羊。多利羊体细胞和多赛特羊次级卵母细胞中X染色体的关系是:多利羊体细胞(填﹥、≥、﹦、﹤、≤)多赛特羊的次级卵母细胞。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组实验。
(2)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3)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组实验。再过一段时间后,编号为5的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表明植物。
(4)现有一株天竺葵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不”或“非常”)显著,色素带缺第条。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_______________。
(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探讨了一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后按比例加入。
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__________。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对长白山某植物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取若干株长势相同的植物甲均分成6组,测得每组平均干重为2.8g;②第1组不遮光,2—6组分别进行程度为I—V的遮光处理(遮光程度依次增强),其他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植株干重、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将所得结果绘制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试剂____________分别提取6组植株的色素,并将每组色素均分为两份,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①纸层析法分离所提取色素,得到的两条叶绿素的色素带中,距滤纸条上滤液细线较______ (远或近)的色素带较宽。
②对提取的色素进行蓝紫光吸收能力测试,随遮光程度的增强,吸收能力_____________。
(2)不遮光处理与遮光程度I、II相比,植株干重小,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__________,间接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受到影响所致。遮光程度V时,光照强度最小,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为N,则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遮光程度II—V之间,甲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与N呈_______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