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即Cl2与FeI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表示铁各种价态的变化,用“—·—”表示碘各种形态的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l2、I2、IO3-、Fe3+的氧化性依次减小 |
B.当n(Cl2)/n(FeI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 |
C.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3-)=6.5 |
D.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减小 |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氧化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 |
B.漂粉精作消毒剂 |
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 |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C.采集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pH由4.8变为4.2,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
D.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都可以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肯能出现的是烧杯中()
A.有铜无铁 | B.有铁无铜 | C.铁、铜都有 | D.铁、铜都无 |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A.NaH+H2O = NaOH+H2↑ | B.F2+2H2O=2O2↑+4HF |
C.2Na2O2+2H2O =4NaOH+O2↑ | D.Mg2N2+6H2O=3Mg(OH)2+2NH3↑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各图示实验不合理的是()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
B.图2为在铁制品表面镀铜 |
C.图3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溴化氢等气体 |
D.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