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即Cl2与FeI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表示铁各种价态的变化,用“—·—”表示碘各种形态的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l2、I2、IO3-、Fe3+的氧化性依次减小 |
B.当n(Cl2)/n(FeI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 |
C.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3-)=6.5 |
D.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减小 |
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是Hf。关于
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元素 | B.是一种新原子![]() |
C.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 |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2 |
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Ba2+、Na+、SO42-、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35.5∶108 | B.16∶137 | C.8∶1 | D.108∶35.5 |
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H的性质类似于—OH)()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
B.青霉氨基酸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反应 |
C.麻黄碱的分子式为C10H15ON,苯环的一氯代物有3种 |
D.阿司匹林能与适量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阿司匹林(![]()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Ca2+,CO32‑,SO42‑,NO3-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I‑,Cl‑,S2‑
A.②④ | B.②⑤ | C.①③⑥ | D.①②④ |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C![]() ![]() ![]() |
B.Cu![]() ![]() |
C.Fe![]() ![]() |
D.C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