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部的某些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干旱,农作物的产量不断下降,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1)干旱将直接导致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实验表明,为农作物外施适宜浓度的某种植物激素溶液能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激素最可能是____。
A.生长素 | B.赤霉素 | C.细胞分裂素 | D.脱落酸 |
(4)选育抗旱品种是提高农作物抗旱性的基本措施。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得到一种玉米突变体,经过反复实验,确定该突变体有一细胞核基因能显著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有人计划利用此基因来改造已有的高产但不耐干旱的玉米品种,使其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该基因去改造烟草,那么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有的地区极其干旱,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村民迁出后,弃耕的农田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将____。
如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是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都与图b相同。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图中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图________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 kg。
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上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
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
(5)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制作果醋时也可直接在果酒中添加优质醋酸杆菌菌种,处于 期的细菌最适宜作为生产菌种。
下图是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当腺苷酸和鸟苷酸都积累过量时,就会抑制酶②的活性。请据图分析回答:
(1)腺苷酸、鸟苷酸属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 代谢产物。
(2)以上代谢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 ,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
(3)肌苷酸是重要的鲜味剂。生产中为了增加肌苷酸的产量,控制其代谢的措施是 .
(4)有科学家通过诱变获得了不能合成酶④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培养该突变菌株时,基本培养基中必须加入少量的 ,以保证突变菌种的正常生活。
下图甲是大肠杆菌在复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复合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图乙表示大肠杆菌内产生G物质的代谢过程。
(1)图甲中a~d所指的生长期的正确名称依次是 。
(2)图甲曲线的变化可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是,其相应酶的产生是在(填字母)时期。图乙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是,这种代谢调节的意义是。
(3)微生物的培养中,常以(填字母)时期的微生物为菌种。如果要缩短a时期,其方法有:①。②。
(4)如果G物质是大肠杆菌代谢必需的,现要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C物质,则通过诱变育种,筛选出缺陷型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同时培养中需限量提供物质,原因是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