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明显。
我国青藏高原农区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太阳光照强 B.生长期较长
C.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丰沛降水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图3是我国某一经济作物的分布图,该经济作物可能是

A.油菜
B.大豆
C.棉花
D.甘蔗

下列铁路与沿线种植主要农作物配对正确的是
①陇海线—冬小麦   ②浙赣线—茶叶   ③贵昆线—烤烟     
④京沪线—甘蔗     ⑤京包线—水稻   ⑥成渝线—油菜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B.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
C.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属于(  )

A.环境质量管理 B.环境计划管理
C.环境目标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全球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下列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A.规定生活性用水供应优于生产性用水供应的政策
B.明令禁止非节水型器具的生产和销售
C.国家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D.适量、适度的调整水价和水资源使用费

2010年2月份,国家环保网站公布两条消息:第一条就是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下题。
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时,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图甲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欧洲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华社巴西利亚2010年8月31日电 巴西环境部8月31日公布的数字称,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12个月中,巴西亚马孙雨林的毁林率同比下降至6年来最低。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题:

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