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市场):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开端。回答⑴~⑵问:
⑴17至18世纪、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两个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的基本推动力个是什么?其对外扩张的目的有何明显不同?
⑵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支配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回答:⑶~⑷问:
⑶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的?
⑷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这一趋势增强,其标志是什么?中国政府为应对这一趋势,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专家称,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筑邗城(今扬州),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整修邗沟。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1282年元世祖下令动工挖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
1291年一1293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南方各省赋税经水路汇至扬州,而后直达京城,明清两朝莫不如此。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据材料,综合大运河修建历史,将其分为若干时期。(要求:写出每个时期的时代、修建的主要河段及该河段连接的水系)(6分)
(2)据材料分析,推动历代统治者注重运河修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工程建设方面看,大运河的修建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3)据材料说明,京杭大运河的申遗为什么“由扬州牵头”?(4分)

(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通过了一部胜过从前的政府宪法,以期密切联合,更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事务。这个政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曾受人影响,不曾受人威胁,是经过全盘研究和缜密考虑而建立的,它的原则和它的权力的分配,是完全自由的,它把安全和力量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则包含着修正其自身的规定。……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人民有建立政府的权力与权利,这一观念乃是以每人有责任服从所建立的政府为前提的……”
材料二乾隆是清军入关后清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其父雍正登基后将其立为皇太子,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承皇位。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将帝位禅让给太子嘉庆,并以太上皇的身份训位,1799年驾崩。乾隆曾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1)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美国和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并指出两国政治体制有哪些不同点。(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的原因。指出对各自国家发展的影响。(12分)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邮票,纪念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近年来我国电视台陆续播出关于孔子的电视节目,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3)史学家有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即矛盾又统一的”。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均企望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4)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


董仲舒
天人感应说
南宋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5) 明清两代出现了具有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并批判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工商皆本”的观点。简述明清“早期启蒙思潮”产生的背景。(4分)

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
潮之涨退,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 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教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材料三“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英国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据此分析中西科技的本质差别及表现。(10分)
(2)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角度,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