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材料一: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据悉,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西南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716万亩,占全国的84%,有1939万人、118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材料二:对这次旱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总理亲自到受灾前线去查看灾情,指导救灾,体现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一致抗旱救灾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有关规定,截至3月31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西南受旱五省(区、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1.1亿元,投入劳力2526万人,投入抗旱机动设 备114万台套、运水车38万辆次,保障了当前1939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用水。
材料三:国家防总、水利部将继续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指导,加强对旱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水量调度,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建设,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生产用水,努力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承担抗旱救灾职责体现了那些政治生活道理?(8分)
(2)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政府职能。(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我国深圳市居民老王1991与2013两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年份 |
家庭收入 |
食品支出 |
服装支出 |
教育支出 |
其他消费 |
银行储蓄 |
国债 |
股票 |
恩格尔 系数 |
1991 |
3 |
1 |
0.5 |
0.4 |
0.6 |
0.5 |
A |
||
2013 |
40 |
5 |
4 |
3.3 |
7.7 |
5 |
4 |
11 |
B |
材料二:铜陵市为贯彻“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部分):
主题 |
主要内容 |
|
1 |
城镇化 |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 |
2 |
消费升级 |
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和信用消费,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
3 |
社会保障 |
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4 |
就业 |
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员培训、终身培训、免费培训”的职业培训制度 |
5 |
菜篮子 |
抓好市民“菜篮子”工作,加大农超对接力度,减少流通环节 |
6 |
质量监管 |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惩违法行为 |
(1)在表格中A、B处填写正确数值,并根据表格说明居民老王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市的上述措施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其重要动力,其中我国传统住房观念“居者有其屋”的思想是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城市化加速,也有赖于居住的稳定。但一部分中国老百姓把“居者有其屋”理解为“居者有私房”,个人拥有的房产越多越好,这是造成中国商品住宅市场购买力旺盛、严重供不应求局面的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商品住宅市场购买力旺盛、严重供不应求局面”成因的认识。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此次全会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和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表明决策层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继续加深,同时也为经济体制领域推动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指明方向。
材料三: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通知指出,严格行政许可设定,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今后起草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一般不新设行政许可,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设定标准。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提出的依据。
(3)结合材料二、三,请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为我国深化改革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消费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2002-2012 年某省城乡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2 |
21810 |
15161 |
1102 |
6977 |
5221 |
165 |
注:①2012年,我国文化消费占消费总额的比重为6.5%-7.5%左右。
②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 30%以上。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贯穿于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中。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29日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重要演讲。他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同非洲国家团结互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和困难带来的挑战。
(1)结合图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并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
材料一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治水三字经》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堪工程的经验总结。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功能显著。同时,《治水三字经》中强调“遵旧制、勿擅变”。“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在治水中总结出的用水经验和方法,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
材料二《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随看实践的发展,《治水三字经》的内涵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在治理都江堰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治水三字经》的内涵将与时俱进”的原因。
(3)请你从认识论角度为都江堰工程的保护和发展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
材料一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全面确立。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和广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充分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广西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从1958年的24.52亿元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5%的高水平。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图表一 1978-2010我国市场化指数(%)
注:①市场化指数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和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参考标准,一般认为60%为市场经济临界水平。
图表二 1978-201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2)分析图表一和图表二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