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蔷薇花总是有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11月,我国CPI高达5.1%,创下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1)试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的经济意义。
(2)上述材料体现着丰富的辩证法观点,试选择其中两个,说明如何在材料中体现的。
(3)试从政治上阐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一号文件中要求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的理由。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m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T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南“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O.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凋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2008年9月、l0月不断下调“双率"?
采取怎样的一种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次政策调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必要的,也是落实灵活审慎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政府调整有关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材料一: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
西连内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
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
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材料二:改革开放使福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其对外开放优势目前尚
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省际间的开放力度还有待加强,外省在福建投资不
多,闽货在国内市场份额不大;省内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
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
材料四: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的启动和庆祝仪式在北京、台北等地举行。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1)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你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3)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选定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正确性。

材料一:自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企业对鲜奶的需求量大大降低,无奈之下,河北一些奶农只能把刚挤出来的牛奶倒掉、喂猪,甚至有人开始贱价卖牛。
材料二: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漂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些事件再一次告戒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有同学认为,“三鹿奶粉事件”浪费了社会资源,这都是市场惹的祸。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3)如果你是某奶制品企业老总,你准备就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向同行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并写出倡议要点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



图16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范围,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请你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3个;9分)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12月3日-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很好地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动员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全国政协讨论修改,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组织全国人民贯彻实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
材料三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市场基础还比较薄弱,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自我调节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创出最高点6124点之后,一路下跌,到目前下跌已近50%,很多股民损失惨重,不少投资者纷纷把手中的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收益。
(3)有人认为,投资股票就是选择风险,只有储蓄存款才能规避风险。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