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对 “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政府提出建议。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劳动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在实践中,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表明国家
①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②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基本民主权利
③完善立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 ④坚持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人大制度一甲子,人大代表共商国是。6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
②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今年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工委共同编写了《政府预算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漫画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向每位代表介绍“财政收入怎么取得”、“财政支出怎么安排”、“人大审查预算怎么开展”等情况,并解答了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一举措
A.拓展和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和形式 |
B.表明民意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信息资源 |
C.打造阳光财政,促进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和民主 |
D.促进人大代表与政府良性互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广东查办厅级干部32人,查处数同比上升68.4%,这一数字比排名第二的河南省多出13名。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属于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④政府系统外部的监督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这些举措旨在
A.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
B.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
C.削弱行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D.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