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小题。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
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
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
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猜贰:因猜疑有二心
B.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与:嘉许,赞赏
C.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刑,刑罚
D.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吊:慰问,抚慰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②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③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    ④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信一开头,作者就首先称颂陈伯之的才干和往昔的功名显赫。然后笔锋一转,写陈伯之“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而屈膝”,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指出陈伯之弃梁投魏的错误。
B.第二段作者引经据典,极论梁朝的宽大政策,远引历史上著名事例,近举陈伯之切身私事,层层论证,以打消陈伯之的疑惧。
C.第三段作者进一步陈述现实的利害,指出魏内部相互猜忌、自相残杀的现状,说明陈伯之在北魏如同“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危险。
D.第四段大着笔墨写醉人的江南春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对陈伯之弃梁奔魏的斥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气,负青天绝:穿越
B.此亦飞之也至:到达
C.故夫知一官效:胜任
D.而御六气之辩:变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

翻译
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

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
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又马,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注释:斧质:古代一种酷刑。杀人时,置人于铁砧上,以斧斫之。质:铁砧。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让:责备、责问。
B.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竟:竟然。
C.彼赵高素谀日久素:向来。
D.而诸侯并起滋益多。 滋:更加。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①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①因以法诛之。②不如因善遇之。
C.①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②以乱易整,不武。
D.①愿将军孰计之。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