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莫拉克台风先后在台湾、福建等省登陆,造成重大灾害。台风大多形成于
A.5°N~20°N的热带洋面 | B.5°S~20°S的热带洋面 |
C.20°N~30°N的亚热带洋面 | D.20°S~30°S的亚热带洋面 |
构成台风灾害的三因素是强风、暴雨和
A.海啸 | B.风暴潮 | C.泥石流 | D.滑坡 |
莫拉克台风在福建登陆,受其影响的浙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的风向是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问题。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极地低气压带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该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上述“某月”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 B.低温少雨 |
C.温和多雨 | D.炎热干燥 |
该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该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 B.a、b、d、c | C.b、a、d、c | D.c、b、a、d |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