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A.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 D.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
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孟德斯鸠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但第一个将其思想付诸实践的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 | B.教权演变 |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 D.市民权力变化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