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n+离子及a值可能为 ( )
| 所含离子 |
NO-3 |
SO2-4 |
H+ |
Na+ |
Mn+ |
| 浓度(mol·L-1) |
3 |
1 |
2 |
1 |
a |
| A.Mg2+、1 | B.Ba2+、0.5 | C.Al3+、1.5 | D.Fe2+、2 |
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西气东输”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
|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
|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 B.增大 |
| C.减小 | D.无法判断 |
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无法判断a,b大小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mol/L | B.Y2为0.4mol/L |
| C.X2为0.2mol/L | D.Z为0.4mol/L |
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后H2 和O2反应生成水 |
|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
|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