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C.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D.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
《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 |
根据外贸统计资料,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这是 “中国制造”的尴尬;按照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这段材料实际上强调
A.中国只有加人世贸组织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
B.国际贸易需要平衡和互惠 |
C.经济全球化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D.新技术革命可使国家贸易量增加 |
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B.马歇尔计划实施 |
C.欧洲共同体成立 | D.欧洲联盟建立 |
观察下图,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英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
B.英領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
C.英国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