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贸统计资料,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这是 “中国制造”的尴尬;按照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这段材料实际上强调
| A.中国只有加人世贸组织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
| B.国际贸易需要平衡和互惠 |
| C.经济全球化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 D.新技术革命可使国家贸易量增加 |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经济地位优越 | B.政治地位低下 |
|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
|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 B.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
|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 1620 |
300 |
1700 |
| 1850 |
720 |
2880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
|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