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一古语蕴涵的哲理有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D.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6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说,决定这种客观性的是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性
C.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