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荷兰之所以能确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荷兰人从事海上商业活动历史悠久 |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
| 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 D.荷兰政府的支持 |
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 A.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 B.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 |
| C.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 | D.对土耳其的争夺 |
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
| 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 ①法德矛盾 ②法意矛盾 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
| 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
|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
|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
|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
|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
|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