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当时,秦二爷投资近代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C.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D.社会上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 |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现象可能最早出现于
A.汉代的长安城 | B.唐朝前期的长安城 |
C.北宋的开封城 | D.清朝乾隆时的苏州 |
公元前399年,目不识丁的雅典公民帕帕迪,通过抽签参与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在最后投票时,还是投票认定苏格拉底有罪。这件事反映了雅典
A.民主政治得到充分体现 | B.民主政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
C.贵族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 D.民主政治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推进民主改革中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成员由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反映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利 | B.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
C.贵族专权的局面开始改变 | D.血缘政治取代了地缘政治 |
执政官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 | B.公民大会 |
C.抽签选举与轮流坐庄 | D.陪审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