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民谣虽然有些偏激,但是道出了部分群众生活的艰辛。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 尊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彰显了我国政府的价值取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一: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涵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据统计,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履约率约50%,每年企业因信用缺失导致的损失足以修建三条京沪高速铁路,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作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诚信缺失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有关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必须追求诚信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有关专家论断的正确性。
材料二:中华民族素有向善崇德、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Q市积极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诚信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信、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讲诚信、做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该市的精神坐标。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Q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应主要靠政府的落实,而不在于公民。”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三次举行全体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关于立法法修改的决定。修改以后的立法法关于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部门规章权限等六个方面引人注目。之前多位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搜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法规规章相互“打架”,地方政府突然发布通告、住房限购、车辆限行等问题,提出了多项议案。
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知识?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钢铁是某省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制定空气质量检测标准、解决再就业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实现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效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如何实现让人民满意的?
今年国内几家大型网站首次联合开展“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活动,网民踊跃建言达7.9万条。46条老百姓的语言被原汁原味吸纳进政府工作报告。“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这些网络语言既言简意赅又朗朗上口,一改以往晦涩难懂的官样文章。这个中央政府“网络问政”直通车的搭建,联通了民众与政府间心与心的交流、互动,既鼓励了网民更加积极的参与国家治理,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政府关注、重视民意,积极采纳民间智慧的务实工作态度。
结合材料,从“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角度,谈谈你对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会议 |
认识 |
十四大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
十五大 |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十六大 |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七大 |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是如何不断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的?
(2)请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