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 B.享受权利不同 | C.社会制度不同 | D.主要作用不同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 B.英美苏 | C.中苏美 | D.美中苏 |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 B.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
B.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
D.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 B.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
C.百家争鸣的出现 | D.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 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 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