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件东西”是( )
|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
天安门是历史的见证。中国近现代史上天安门直接见证了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中共一大的召开
③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覆灭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解放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抗日战争 | D.北伐战争 |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
|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