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表述1 |
表述2 |
||
|
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物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式量为()
A.7dB.5d C.2.5d D.2d
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30 mL 1 mol/L NaCl溶液和40 mL 0.5 mol/L CaCl2溶液混合之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混合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 | B.0.6 mol/L | C.1 mol/L | D.2 mol/L |
配制0.1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