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中国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
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
有关人士分析称,甲型H1Nl流感疫情对遭遇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可谓雪上加霜。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B.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
2009年7月22日,按照专家预测的时间和方位,许多地区的公众观测到日全食,在最精彩的几分钟全食时间内,公众欣赏到了日全食的贝利珠、钻石环、太阳色球层等六大迷人景象。这体现的哲理有()
A.规律具有主观性 |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规律 |
D.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利用规律 |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尽管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因为()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而总趋势是前进的 |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我们有足够的自信与实力去克服困难 |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中国与美、欧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
2009年9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随后,中国政府宣布就美国的此项特别保护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并指出:美国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美国政府的有关承诺。.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削弱 |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
C.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
D.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上述材料还说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