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也可通过图中_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予以消灭。
(2)图中b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
(3)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比,在遗传信息的传递方面主要区别是 。
(4)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从人体的免疫功能来看,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有效措施是 ,使人体产生免疫力。
(5)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细胞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碗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黄色圆粒), 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如果用F1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图乙表示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写序号,横线上上填写结构名称)
(1)A代表 ,B代表 ,D代表 ;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 .
(3)I﹣进入细胞内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参与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后,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4)一般来说,细胞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离子时,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比如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 性有关.
(5)甲状腺球蛋白的排出依赖于细胞膜的 ,需要消耗[ ] 产生的能量.
(6)图乙中b过程称为 ,其发生的场所为[ ]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填写化学基团名称).
(7)如用3H标记某种参与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用图中序号表示)
生物体细胞内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如图表示培养液中O2含量对小麦幼苗吸收K+的影响曲线,据图回答:
①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
②培养液中O2含量对K+吸收速率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段。
③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
A |
B |
清水 |
— |
2 mL |
盐酸 |
2 mL |
— |
红色花瓣 |
2 g |
2 g |
现象 |
盐酸呈红色 |
水无色 |
①A试管内盐酸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体现的最主要的实验思想是 。
运用这一实验思想设计实验时应特别注意 、 原则。
③此实验主要验证了哪些膜的选择透过性? ________________ 、 ___。
2003年,我国首创的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被准上市,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人的P53蛋白可对高危癌前病变的DNA损伤进行修复,对DNA损伤无法修复的细胞,P53蛋白则诱导其进入冬眠状态或细胞凋亡。“今又生”的载体采用毒性极弱的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无环境污染。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从题中分析,在“今又生”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科学家选择性的放弃了一般的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
(2)P53功能蛋白是由4条完全相同的肽链组装而成,每条肽链由393个氨基酸缩合而成。若考虑到翻译过程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的存在,则p53基因至少应该含有____________个核苷酸。在形成P53蛋白时,需要脱去___________个水分子,此时核糖体上不含有下列哪种结构___________。
A.密码子
B.反密码子
C.核糖核苷酸
D.脱氧核苷酸
(3)试举一种人体中不含p53基因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P53蛋白微量高效,只需极微量就可以完成功能,p5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男谢某表现型正常,但在他还是一个受精卵时,一条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突变成为无功能的假基因。若谢某和一个无遗传病史正常女性结婚,生下一儿晓东,晓东长大后娶了一个因p53突变导致的“易患癌症者”吴婷婷,晓东和婷婷准备生个娃娃,他们的娃娃是“易患癌症者”的概率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5)婷婷为了治病,接受了“今又生”的基因治疗。在她接受注射后两个月,从她血液中提取了P53蛋白做了电泳分析,以便和治疗前对比。但是婷婷慌乱中把治疗前后的底片搞混淆了,两张底片分别如下图所示,请帮婷婷判断,她的治疗_________(是、否)有效,__________(左、右)边那幅图是治疗后的电泳分析图。
婷婷经过“今又生”注射后,仍然不幸的在三十五岁就患了癌。根据已有资料判断,她的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最可能原因是:()
A.p53基因没有整合到体细胞中
B.p53基因没有转录出mRNA
C.p53基因没有表达出P53蛋白
D.注射浓度或注射次数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