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
|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 石油 |
2 |
3 |
2 |
1 |
2 |
1 |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回顾近200年的世界历史进程,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用( )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经济力量的增长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战后,美国监督下的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其内容包括( )
①清除了部分法西斯分子②废除了天皇制度
③消除农村封建专制残余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变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收购大量私有企业并使之成为国有企业
| A.①④ | B.①② |
| C.①④ | D.②③ |
导致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罪态度与德国有巨大差异的历史根源在于( )
| A.20世纪末以来,13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危机 |
| B.日本领导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国际会议 |
| C.二战后初期,日本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严厉制裁 |
| D.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根除 |
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