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鲁滨逊说:“我们所有关于过去事情和情况的信息必须来源于某种证据。这种证据称为史料”, “然而我们当中流行的历史知识不是来自第二手史料······而是来自教科书的阅读、百科全书、故事、戏剧和杂志上的文章。通行的手册和文章一般由对原始史料不知道或知之甚少的人写的。因此它们甚至即使依据最好的第二手的叙述,那至少也是第三手史料。” 材料中鲁滨逊的观点是 ( )
| A.强调历史研究要重视史料 |
| B.第二手史料是可信的 |
| C.原始史料是不可信的 |
| D.流行的历史知识是可信的 |
古代雅典法庭上,诉讼人不仅从语言上打动陪审员,唤起陪审员的同情,而且有时他们还诉诸行动,把亲属带到法庭上哭诉,引起陪审员的怜悯,从而受益。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 A.雅典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 B.雅典司法审判对事实重视不足 |
| C.雅典司法审判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 |
| D.诉讼环节在司法审判中占重要地位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该文表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
|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
|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
“(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
|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
|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
|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战国 | B.秦代 | C.汉代 | D.元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