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体 |
B.c的作用是进入靶细胞![]() |
C.据图可知,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逆转录酶 |
D.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 |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
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
B.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2-3次 |
C.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
D.色素分子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研磨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C.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不能是洋葱鳞叶的表皮 |
D.检测试![]() ![]() |
如果把某个植物细胞放到蔗糖溶液中,却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细胞已经死亡
C.所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够高 D.该植物细胞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