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甲、乙两幅区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M、N均是世界著名河流,试分析两条河流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2)a岛屿旅游业十分发达,阳光充足,沙滩细腻,植被茂盛,气候宜人。试分析a岛屿气候成因。
(3)b岛屿名称在当地土著居民语言中有“多山的地方”之称,旅游业比较发达,但面积狭小的岛屿西南部和东北部降水特点有较大差异,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我国与甲、乙两图区域石油贸易日益增强,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渠道,两区域的四大石油生产国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材料一: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萨赫勒地区的经济由传统的自给性质的游牧业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变,但是,在经济转化过程中,该区非但没有摆脱贫困,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地区之一,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N河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焚耕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林业转化,刺激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产生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5)请你对上述两地区区域开发进行合理评价。
读“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最高峰位于处(用字母表示),原因是
。
(2)图中地租次高峰是处(用字母表示),原因是
。
(3)图中A、D、F、G四处按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
;代表工业用地的是;代表住宅用地的是
。
(5)我市中心城区地租最高的是(行政)区。
人口的流动和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发展战略。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
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和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和地区
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伴随天津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滨海新区应成为人口的地区。
(3)多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双选)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 B.农![]() |
C.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乡村 | D.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8分)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经济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所谓再工业化,是指经济发展要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
(1)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分)
(2)金融危机后,“再工业化”会对美国产生哪些影响?有人担心“再工业化”会成为“中国制造”新魔咒,面对如此挑战,中国工业该如何做破解这个“新魔咒”? (4分
图甲是某时期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要在图甲中选建水利工程以解决N居民点和下游城市缺水问题,最适合修建水利大坝的是①、②、 ③三处中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请谈谈图中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
(4)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1)近日,张春贤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湖南日报》上赋诗一首“送春贤”。诗文中有“黑白战略望抓紧,改善民生第一桩”。黑白指的是什么?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新疆番茄生产采用地膜加滴灌,60亩农田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试分析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