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8分)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分析回答:(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黑颖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A(a)与B(b)存在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3)F2中,白颖基因型是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右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血糖的正常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3)激素②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②的分泌,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激素①是由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机体内____________(激素)与激素①具有相同作用效果。
(5)有人试图通过研磨胰腺的方法获得激素②,均未获得成功,由图可知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 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上述实验方法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严谨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实验步骤第一步改正后,实施整个实验,请你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A、B、C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平均值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狂犬病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即狂犬病。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内少量繁殖后侵染附近的末梢神经,然后病毒沿神经进入脊髓,进而人脑导致出现病症,狂犬病一般2周到3个月发病。病人会出现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终致瘫痪而危及生命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诱使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也是抗狂犬病病毒主要免疫途径之一,___________裂解靶细胞。
(3)已知狂犬病病毒的G蛋白与病毒致病性有关。若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狂犬病疫苗,可以制备___________疫苗和RNA疫苗。
(4)被疯狗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起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吗?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射疫苗后经常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机体产热___________散热。
下图为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
已知标本在某种麻醉药的作用下,刺激神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现象。为探究该麻醉药的具体作用部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神经肌肉接头肌肉神经实验设计思路,并设计一张用于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同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有活性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3个,适宜的放电装置,适宜浓度的麻醉药液(用该麻醉药液处理某一部位时不影响邻近部位),吸管,培养皿3个等。
①实验步骤:第一步:对标本进行A、B、C编号,分别置于培养皿中,用相同且适宜强度的电分别依次刺激每个标本的神经纤维,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第二步:
第三步:
②设计实验记录表。
③若现通过实验证明药物仅影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则请将该实验的结果填入你所设计的实验记录表。
科学家将外源目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下图表示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2)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
(3)步骤③是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④: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上培养,目的是筛选。能在C中生长的大肠杆菌有种。
(5)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D(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和E(含四环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选填“D”或“E”)上,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
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填字母)。
(2)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②
(3)d操作的名称是,图中用到的激素是,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
(4)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