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其中最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的是
| A.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
| B.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
| C.接管银行、铁路,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
| D.组建红军,签订《布勒斯特和约》 |
从下表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 年份 |
阵亡人数(人) |
| 1937 |
125,130 |
| 1938 |
249,213 |
| 1941 |
144,951 |
| 1942 |
87,719 |
| 注: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
|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
《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
| 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
|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是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此后无论谁想建立专制独裁统治都会为人民所讨伐,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使复辟力量日益强大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