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写下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废除奴隶制,但它一旦通过,就将作为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根本精神原则,从而使得蓄奴者时时刻刻面临巨大舆论压力,奴隶制度废除便是迟早的事。南方各州当然不愿束手就擒,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激烈争辩,大陆会议最终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北方的妥协是意志不够坚定的结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北方坚持废奴,南方便极可能从这个联合体中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也会被英国人利用。本来各殖民地联合起来都无法抗衡强大的英国,如今再分裂,美利坚合众国必死腹中。
——《新历史》2008年11期
材料二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林肯指出:“从一般法律和宪法的角度来看,各州组成的联邦是永久性的。”因此,“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他还重申共和党无意干涉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根据十七条协议(注:指《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应当团结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力量出西藏;西藏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改革。鉴于西藏上层人士的思想情况,我们曾经允许西藏的改革可以放慢一些,让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人士有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但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却继续勾结帝国主义、蒋介石匪帮和外国反动派,企图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分裂祖国,恢复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保存西藏的落后的、黑暗的、反动的、残酷的农奴制度。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四 法国“解放报”说,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始终是联系人民群众,以便和平地、平静地进行必要的改革。他们没有做过任何违反西藏人愿望、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事情。所以叛乱是毫无道理的。叛乱行动将加速西藏政治社会的转变。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独立宣言》为什么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行为删除?
(2)根据材料二、三,林肯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在对待落后制度上有何共同之处?分别出于何种考虑?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林肯政府和中国政府是如何废除落后制度的?有何共同意义?
近代社会是“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历程中几部著名的法律文献先后问世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取得了重大成果。透过法律制度可以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面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法律文献 |
内容摘要 |
体现特征 |
历史意义 |
![]()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
![]() ![]() |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员选举产生…… |
![]() |
|
![]()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中的空格相关内容(要求语言简练准确)
(2)上述法律文件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和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英国,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骤增。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贵族圈地养羊,大量圈占农民土地。驱赶农民。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由此,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工场。
材料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了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了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共有土地……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 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
材料三: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来赎买。
材料四:1862 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首先通过了《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 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 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 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法、俄、美四国中,哪些国家的土地制度对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有利?哪些国家的土地制度对本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利?为什么?
(2)资产阶级在解决土地问题时有哪些基本原则?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工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又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岀。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 月9 日)
材料三:本世纪头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06年2月9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1)图2 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与图1 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和开展范围及部门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2)图3 所反映的时代,还出现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新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
(3)材料三指出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应对?
变式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19 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殖民扩张给印度造成了什么影响?
近代社会是“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历程中几部著名的法律文献先后问世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取得了重大成果。透过法律制度可以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面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法律文献 |
内容摘要 |
体现特征 |
历史意义 |
![]()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
![]() ![]() |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员选举产生…… |
![]() ![]() |
|
![]()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中的空格相关内容(要求语言简练准确)(每空格满分3分,共计24分)
(2)上述法律文件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和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