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着中山装上班 | B.见男士拖着长辫子 |
C.在西餐厅就餐 |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 |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 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
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
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此变化最能够说明()
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 |
C.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
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这说明文革时期()
A.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 |
B.政治运动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
C.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 |
D.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 |
近代某位学者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的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造社会。他反对盲目的行动主义和漫无目的的革命,而建议自发的逐步的改造,以推动社会进步。此人最有可能是()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胡适 | D.蔡元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