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 B.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
C.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 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程度提高的是
①租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入亩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辽史》卷45记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材料中的“中国”可能是指
A.辽河上游一带 | B.黄河中下游地区 |
C.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 D.淮水、大散关以北地区 |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论述了技术应用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这充分说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害参半 | B.古代技术成了近代迷信的帮凶 |
C.技术运用的社会条件至关重要 | D.技术伦理与![]() |
清乾隆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视察西藏时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糜之足矣,召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于上述政策理解最准确的是
A.在边疆地区推广农耕经济 | B.尊重边疆地区的生活风俗 |
C.对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政策 | D.采用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