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解,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表示____分裂,含有___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个DNA分子。
(2)图甲表示__________时期,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叫________。
(3)图丙表示__________时期,含有__个染色体,含有__个染色单体。
(4)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____图细胞中。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将以上废弃物置于水中制成的废水后进行处理的流程图,请回答:(氧化塘中以及前部植物比后部要少)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如果把图示系统看作是一个生态工程,它体现了 原理、 原理等。
(2)氧化塘的主要成分是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 
(3) 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作用是 ;如废弃氧化塘 演替
(4)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否则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一事实说明 

(9分)图甲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乙为利用小鼠制备乙肝病毒单克隆抗体过程,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之外,还必须含有 从而促进脱分化和再分化;分化的实质是 
(2)图甲中要培养突变体通常选择  细胞进行处理,原因是 ,从理论上说杂种植株应该同时具有番茄和马铃薯两种生物的性状,因为 
(3)图乙在获得B淋巴细胞之前,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使小鼠发生 反应,生成相应细胞。
(4)图乙所示①②③④过程表示筛选过程的有 ,两个过程中均有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 

(8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和生产发展迅猛,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生长激素的示意图。pBR322质粒为基因工程中经常选用的载体,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该质粒上有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的识别和切割位点,如图(已知普通大肠杆菌中不含有pBR322质粒上任何基因;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切割形成的末端均不相同)。回答问题:

(1)过程②为 ,质粒上的抗性基因作用是 
(2)为防止④过程中出现多种重组质粒,一般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剪切,从而把目的基因和质粒各自剪切出 (不同/相同)的黏性末端。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除包含以上所描述的结构外,还必须含有
(3)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中的任意两种,同时对多个质粒pBR322进行切割,则形成的DNA片段共 种;为提高⑤过程成功率,常用 溶液处理大肠杆菌。
(4)现在用限制酶PstI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pBR322,完成过程④、⑤后,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到甲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牙签挑取甲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乙和丙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上图所示。甲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大肠杆菌中含有  基因,与丙相比,乙培养基中少了两个菌落,说明丙培养基中这两个菌落中的大肠杆菌 

(8分)(1)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池塘中的鲫鱼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调查鲫鱼的种群数量所用的方法是 ,C点时鲫鱼的年龄组成为 
②图示过程中该鲫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  型。在 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 点时,达到了种群的环境容纳值。
③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8分)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 。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  ,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 功能。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说明: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Ach浓度(mmol/mL)
C处(ms)
d处(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d处数据说明 。(2分)
(5)兴奋由c到d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