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图l所示。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

(1)图l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____________条,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____________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
(2)图2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____________;图以含C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4: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某段时间人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类(甲)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总体积为2hm3,随机选取多处样方,若第一次捕捞了 4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在第二次捕捞到的鱼(甲)中,未标志的有50条、标志的有20条,由此可估算出该鱼类种群在该时期是________ 条/ hm3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________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1)研究发现,某果蝇中,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的位点
据图推测,酶1氨基酸序列a、b两处的突变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其中a处是发生碱基对的导致的,b处是发生碱基对的导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酶1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
(2)果蝇的眼色遗传中,要产生色素必须含有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且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分别会使眼色呈紫色和红色(紫色对红色为显性)。果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将纯合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紫色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__ ,F1中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让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紫眼∶红眼∶ 白眼比例为________。F2代中红眼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②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从亲本或 F1中选用个体以探究 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白眼雌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蝇交配;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之一是如果子代_______,则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 型为aaXBXb
(3)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t的黄色籽粒植株B,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二。

若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

利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单细胞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浓度为10-5M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及提取获得β-胡萝卜素流程。

(1)三孢布拉霉负菌与细菌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从真菌细胞中提取酶时,常常采用_______法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酶进行分离。
(2)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为菌体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
(3)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________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采取重复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过程。
(4)固体平板培养基经过程②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是______________,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结果发现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_________,提取的色素少。
(6)选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其操作步骤是①制备MS培养基;②_;③接种;④培养;⑤移栽;⑥栽培。

(11分)2014年5月初,由于成都周边地区焚烧秸秆,造成市区空气重度污染。为此,成都某中学一高三学生设计出了循环型农业体系(见下图)。据其介绍,该体系实施能把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并能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目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严重的森林火灾后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演替。
(2)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若牛同化的能量是akJ,其中最多有__ _ kJ流入蚯蚓体内。如果将秸秆喂牲畜,畜粪进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且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现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_________法取样。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4)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5)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6)为避免人类活动对野生的影响,国家建立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11分)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促进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上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5)当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时,若产生的抗体导致靶细胞膜上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被破坏,由此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学中的病。
(6)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认为,成年人大脑中有一种pirb蛋白质能阻止大脑神经元之间生成新的连接,这将可能影响成年人的_ _(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而在生理上减缓了成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