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及多样性问题:(11分)
(1)生物a为现今仅存于某个海岛上的一种昆虫, 其翅的强健程度用T来表示,最近一次科学考察时测得生物a的T值分布曲线 如图所示。请你预测一下当该海岛上的风力持续变强之后,可能测得的生物a的T值与a的个体数分布曲线图,并画在相应图的坐标上。

(2)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多选)

A.发生了隔离
B.发生了基因突变
C.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D.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E.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F.发生了自然选择
G.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H.基因库没有变化
I.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3)图中三条曲线a、b、c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02消耗速率的曲线图,其中可能分别是小球藻、动物、硝化细菌的顺序依次为         

研究人员利用含大量氮、磷的沼液培养小球藻,进行“去除CO2的低碳研究”。
(4)确定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简便方法是                      
(5)磷被小球藻吸收后参与合成       (至少答两项)等物质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小球藻在12时产生ATP的场所有         
(6)图是在持续通入CO2浓度为1.5%的空气下(其它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小球藻去除CO2的最佳时段是   _。第6天后CO2去除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                 
若要维持CO2去除率为最大值,采取的措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如果长期使用,害虫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这一事实说明:
(1)害虫种群中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其中具有较强抗药性的变异是害虫获得越来越强的抗药性的基础。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的,这种作用决定了害虫进化方向是,这种作用的机理是改变了害虫种群的
(3)若使用新的杀虫剂,原有的抗药性会逐渐,这种变化是由于的改变导致的,这说明生物变异利与害是由决定的。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写标号,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②、③、④依次表示。D、E分别表示物质。
(2)B物质是。生成B所需要的能量来自,B中的能量将用于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4)联系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物质是[ ]和[ ]

如图为酶的有关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

(1)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在35℃水浴中保温5min,试管中液体变蓝;
(2)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其目的是: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2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图某物质分子的结构通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类物质通称为,它是构成的基本单位。
(2)生物界中此类物质约有,决定其种类的是通式中的,氨基和羧基可分别表示为
(3)此物质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的方式称为,形成的化学健叫

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动物或植物)细胞,理由是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该细胞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DNA分子
(3)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由组成的。
(4)①与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复制后由分裂产生。
(5)在右上图中绘出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