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A、图B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 。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C。请在图C的坐标中表示出S2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如图D所示,分析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点附近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附近时,表示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K值)。
②图D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Ⅰ2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4)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⑤阶段细胞核DNA数为________。
(2)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3)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 、_____,⑤所处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
(4)与正常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染色体数减半的是________。
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
(2)DNA是________空间结构,2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原则,该分子复制时所需的直接能量物质是。
(4)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 A+G/T+C应为_________。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_。
甲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为某动物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
(1)甲图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Z为J/cm2·a,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2)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计算甲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要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一般采用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循环、
和三个方面的功能。
(3)乙图中A、C分别代表的含义为、 。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植物体的特定部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分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